点击“蓝字” 关注我们
编者按
作为ESG履责的重要产业之一,石油和化工行业在服务国家战略、促进产业升级、改善国计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,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涌现了一批ESG领域的积极践行者和示范引领者,为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。接下来将对石油和化工行业部分ESG优秀案例进行展示,以期为行业ESG工作高质量推进提供参考。
深耕绿色循环产业链 打造绿色发展增长极
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北元集团成立于2003年,注册资本39.72亿元,是由陕煤集团控股的大型上市公司,拥有化工、电力、水泥、电石、光伏五大板块,横跨氯碱、火电、冶金、建材、井矿盐、新能源六大行业,具备年产110万吨聚氯乙烯、80万吨烧碱、220万吨水泥、50万吨电石、4×125兆瓦发电能力。公司连续多年入围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,先后荣获全国“五一”劳动奖状、国务院国企改革“双百行动”优秀企业、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企业、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、工信部“绿色工厂”、陕西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等荣誉,连续三年获得上交所信息披露工作A级评价。
一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体系,构建经济环保共生系统
1.创建环境保护管控体系。公司通过全面梳理国家、地方生态环境法规政策,深入研究和创新,自主创建了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环境保护管控体系,形成《陕西省工业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指南》,指南包含12个A级要素和42个B级要素,覆盖了企业环保管理的各个方面,为同类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环保管理通用模板。
2.制定全员环保责任体系。明确主要负责人是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及各级人员的环保责任制,逐级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,制定环保责任履职计划,形成“有岗必有责”的全员环保责任体系,通过实施环保承诺和环保风险抵押金,将环保责任落到实处。
3.建立环保管理组织架构体系。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,由董事长作为委员会主任,主要负责确定公司环保方针、政策、规划、目标及污染防治方案。按照集团公司级,分、子公司级,装置级三级环保管理,配备了专职和兼职的环保管理人员,整体形成了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环保管理机制。
二、提升能源发展“含绿量”,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
1.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。大力实施节能改造项目,推动能源结构优化,搭建具有北元特色的《碳排放管理体系》和《能源管理体系》,完成循环流化床锅炉改造等12个节能项目、水泥余热锅炉乏汽回收等7个余热利用项目,建设3万吨/年烟气二氧化碳制碳酸钠项目,消耗二氧化碳气体16603.77t/a,有效降低固碱熔盐炉(燃煤)二氧化碳排放量,年降低生产成本约4000万元,顺利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。
2.培植产业发展新动能。大力开展碳减排、碳转化、碳捕捉、碳封存技术研发,推动产业链条转型升级。今年9月底,公司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,首批并网容量227.4兆瓦。该项目每年预计可节约标准煤15.91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55.87万吨、一氧化碳52.4吨、二氧化氮0.21万吨、烟尘0.25万吨,为当地能源结构优化、生态环境保护及美丽乡村振兴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3.坚守环境监测红线底线。每年制定污染物自行监测方案,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进行检测并出具监测报告,按时填报和公开自行监测数据。组织开展环保“公众开放日”活动,邀请周边村民、职工家属参与活动,开通环保投诉电话,24小时不间断地公示国控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,将企业主动置于民众监督之下,做好节能减排工作。2023年,共安装23套污染物在线监测设施,12套扬尘在线监测设施,污染物监测合格率100%。
三、聚力“三废”治理,深耕绿色可持续发展沃土
1.废气治理方面。自备电厂锅炉烟气处理采用低氮燃烧+SCR脱硝、静电除尘、电石渣干法脱硫、袋式收尘工艺,达到超低排放标准。水泥窑烟气处置采用SNCR脱硝和电袋复合除尘工艺,全套生产装置粉尘治理采用350余套脉冲式布袋除尘器,实现了废气达标排放。
2.废水治理方面。按照“清污分流、污污分治”的原则,合理布置厂区排水系统,尽量减少新鲜水耗,降低废水产生量。建成了4800t/d综合污水处理装置以及废盐酸深度脱析、含汞废水处理、母液水处理、煤水处理等废水处理循环利用系统,废水回用量160.62万吨/年,节约成本约960万元/年,基本实现了废水“零排放”。
3.固废治理方面。公司一般固体废物全年约产生260万吨,其中电石渣、炉渣、粉煤灰全部用于生产水泥和脱硫剂,全年利用量约220万吨,自行利用率达到90%以上。通过废硫酸再生裂解装置和盐酸脱析装置自行利用处置废酸28500吨,其余全部安全储存和转移,自行利用率达到了80%以上。
未来,北元集团将锚定建设美丽中国目标,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久久为功、持续发力,在全面建设现代一流化工企业的征程上,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,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,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新篇章。
相关阅读:
2024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ESG典型案例(一)——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
2024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ESG典型案例(二)——中化国际(控股)股份有限公司
2024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ESG典型案例(三)——国家能源集团
2024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ESG典型案例(四)——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